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生产童车的小镇:没有赶上自行车风口国外市场成为主要来源
生产童车的小镇:没有赶上自行车风口国外市场成为主要来源工厂里上班的人出现在路上,各色车辆叫嚣着,途经此地的重卡,下班归家的电动车、小轿车,以及各式货车,争相驶过临近工业园的一个十字路口。健力车业那些组装完毕的童车,将和其他工厂的产品一起,从这里出发,去到全国,甚至流向全球ag九游会登录j9入口。
20世纪80年代起,自行车开始成为河古庙镇的经济支柱,2010年,它所在的平乡县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自行车名县”。现在,童车是这里的主要产品。
生人会对这里的路况感到害怕,车辆围堵之下,很难找到穿越马路的最佳时机。只在早晚才密集出现的当地人,显然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他们骑着电动车、三轮车,更有甚者甚至怀抱熟睡的婴孩,一个机灵从车流中钻了过去。
受疫情影响,国内远途出游受阻,市内及周边游需求大涨,自行车成了今年格外火爆的户外单品,但许多自行车门店的销量并没有明显增长。
“全国都一样,我这个小店也缺货,变速器这一块被日本卡住了。”这天中午,一名客户想在姚志新的店里订购一台五千多元的美利达公路车,无奈店里没货。在河古庙镇,自行车热度并没产生太大影响,掌握此地经济命脉的是童车。
年近四十的姚志新是知名自行车品牌美利达和捷安特在镇上的代理商,皮肤粗粝黝黑,两只眼睛滴溜溜地转,防备地看着周遭的一切。见到他时,他正一丝不苟地埋头调试一辆喜德盛山地车,忙碌中有一搭没一搭回话,起初他怀疑记者来意,当提到这两年的自行车行情,他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河古庙和普通的工业小镇别无二致,成片低矮的金属厂房,繁忙拥堵的运输车辆,并没有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当地人日常出行更多时候骑的是电动车。通过肉眼难以看出,这里是除珠三角、长三角和天津以外的第4个自行车产业集群板块。
刚进入平乡县地界,“自行车名城,新文旅之乡”几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此处距离真正的“自行车名城”发源地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河古庙镇还有十多公里,随着距离越来越近,道路两旁开始出现不同颜色的骑行图标。这些标志物试图告诉你,这里盛产自行车。
姚志新记得,早些年自行车零件城内常常人山人海,在互联网和交通尚不发达的时代,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活动于市场内,这里生产的自行车零配件从来不愁销量。
近年来,河古庙童车产业规模逐渐超过自行车,镇子的产业中心也从自行车零件城转移到三公里外的工业园。在整个河古庙镇,生产成型童车的企业有2000余家,每年生产的童车多达5000万辆,占国内市场的47%。疫情之前,每小时有近4万辆自行车、童车产品从这里出发,发往世界各地。
杨小伟家族经营的健力车业见证了河古庙的变化。2000年,杨家人开始涉足自行车行业,当时的健力不具规模,他们只四五个人在家里生产,然后把产品拿到自行车配件城内售卖。2006年前后,杨小伟的哥哥发现儿童自行车市场需求量更大,因此调整了家庭作坊的生产方向。
事实证明,杨小伟哥哥的选择是正确的。转战童车领域后,杨家的产业不断扩张,逐渐从五六人的家庭小作坊升级成为坐拥200多名员工的工厂。
健力车业的车间内,组装儿童自行车整车的流水线正有条不紊运作着。在这间6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内,热气扑面而来,工人们在进行焊接车架、喷漆、烤漆工作,这些步骤完成后,待组装到一起的自行车配件将被转送至另两个4000多平方米的车间。
200多名工人中,有戴着眼镜、年纪不大的小伙子,有撸起袖子、挽着裤腿干活的五六十岁的叔叔阿姨,也有正值壮年的男女。他们不断重复安装轮胎、花鼓、刹车、链条等零件的动作,通过一双双已经熟练到机械的手,这里每天能产出近3000多辆自行车。
杨小伟身穿一件简单白T,毫无企业老板的派头,办公室一套陶色的茶具大概是最能彰显他身份的物件。33岁的他待人和善却不善言辞,一边倒掉茶盏中洗茶的热水,一边满脸堆笑地说,“疫情对我们河古庙,其实产生了一些好的影响。”
近两年,学生上网课的时候很多,为了让孩子的居家学习生活更健康,也为了丰富课余生活,许多家庭都产生了购买儿童自行车的需求。在自行车再度火爆之前,童车已经热过了,河古庙因为产量大价格低,在那一波潮流中拔得头筹。
疫情第一年,全国物流畅通后,健力车业童车的订单量较以往增加了200%。车间里两条生产线每天忙得热火朝天,为了完成订单,200多个工人常常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许多省级代理就守在健力车业的工厂,一旦组装完成,立马开始打包运输,要是哪个客户没盯紧速度慢了,就抢不上这一批新车。“每个代理商也分不了多少,也就一百来台。”杨小伟呷着一口茶,慢悠悠说道。
那是这两年河古庙镇最红火的时候,临近工业园的锦辉大酒店,五六十间客房每天住得满满当当,就连姚志新的小店,也分到了其中一杯羹。
姚志新的车店坐落于已经凋败的自行车零件城内,这里大部分商铺大门紧闭,卷闸门上锈迹斑斑,成排的两层小楼贴满了招牌、广告,有的字已经缺损,广告布也泛黄、发白,只有两三家店铺外面摆放了几辆沾满灰尘的自行车,作为店铺仍在营业的标志。
在寻常年份,姚志新的车店门可罗雀,但在那个热度空前高涨的当口,连他这里仅有的童车存货都被抢购一空。
如果当时手中有更多货,就能赚更多,提起这个问题,姚志新狡黠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遗憾神色。虽然他也经营着一个工厂,但规模比工业园的企业小很多,配件厂当然先紧着大厂子供货,即便他能接到更多单子,也生产不出更多车。
除了国内市场,国外订单也供不应求。33岁的姚建龙在河古庙镇做童车外贸,主要面向东南亚、中东和俄罗斯。2021年,他手中的订单排到了第二年,最后因实在吃不下不再接单。跑外贸5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市场行情,这一年,在河古庙,像他这样的同行还有很多。
2022年,国内外的童车热度有回落之势,但河古庙很多工厂仍然保持和疫情之前持平的订单量。是这一行业的旺季,在刚刚过去的4、5月份,健力每个月都卖出了8万多台童车。按照惯例,下半年国内的销量会下降,但健力车业国外市场占据了三分之一,杨小伟并不担心接下来几个月的生意。
平乡县出口型童车、自行车企业多达208家,疫情暴发以来,船运费最贵的时候由以往的五六千涨到了一万多元人民币一个货柜,今年船运费在此基础上有所下跌,但一个货柜仍然需要八千多元。平乡县生产的自行车、童车原本就属于低附加值产业,运输成本的增加,让不少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主感到头疼。
“只能跟客户去协商,让他们帮忙承担一部分,客户也妥协了。”这是健力应对运输成本上涨的办法。健力车业的出口国主要为东南亚、埃及和墨西哥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外缺货,如果不能承担部分运费,就只能接受货物延迟,损失会更大。
在健力的市场版图中,国内份额占据了三分之二,对于出口成本太高的问题,杨小伟显然没有过分担心,这个酷热的夏天,他的日常就是坐在办公室喝茶,盯一盯单子,再去车间巡视两趟。
对于主营出口业务的姚兴可而言,可就没这么轻松了,这段时间他常常忙得不见人影,在全国各地跑订单,记者约访的好几位主营出口业务的企业主,也因他们临时出差未能见到。
在高昂出口成本的刺激下,姚兴可把整车出口改为零配件出口,再在海外完成组装。如果运送整车,一个货柜大概只能装800台,拆成零件发货,一个货柜能装2000台,运费较发整车节省了一半。变幻莫测的疫情形势让他认识到,单纯依靠外贸订单有很大生存危机,转战国内市场才是长久之计。然而对于他这样一个主攻出口的厂子而言,渠道和人才都是转内销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高度发达后,河古庙的一些细微之处悄然发生改变。行业兴起之初,外地商人需要带着现金到河古庙下单订货,企业主们记不起从什么时候起,外地客户下单只需通过网络看看图片,如果满意,在线上就可以直接进行交易。
近两年国内电商直播风生水起,也许这种方法能帮助出口型企业打开国内市场。考虑到像姚兴可这样的童车企业都面临类似的困难,平乡县决定建立县乡两级电商直播基地,不仅在工业园区为企业搭建直播场地,还帮助他们培养专业人才。
每天下午六点,基地的直播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叮叮”的下单提示声此起彼伏。据《中国之声》报道,截至目前,平乡县208家出口型童车、自行车企业,已有53家向内销转型,依托电商平台实现销售收入3200多万元。如今,姚兴可企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两个月之后,电商渠道已经打通了销路。
小巧、精致、五颜六色,是河古庙盛产的儿童自行车最大的特点,乍一看很难判断这些自行车品质如何,但仔细一摸,就会发现这些童车的鞍座比捷安特、美利达等中高端品牌生产的童车软上许多,骑上去车架也不够硬实。
曾有网友在相关短视频下面吐槽,“有的质量真的很差,我买了一个儿童自行车,没几天链子断了,自己接好了,车座断裂,又过了段时间中轴全散架,7岁小孩有多大力气才能把它搞散架。”但也有网友质疑,“怎么不说花了多少钱,一分价钱一分货。”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缉慈曾在《河北童车产业调研:合作是解决产业分散难题的关键》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河古庙童车和自行车行业发展长期存在的问题,“‘低小散扎堆’不是产业集群,而是集聚陷阱,如果不能持续创新而只靠低成本同质化竞争,是不可持续的。”
低成本同质化竞争导致产品质量一般,在姚志新看来,河古庙未能吃到今年市场变化的红利,除了当地以生产童车为主,跟这一因素也有着必然联系。姚建龙也说,如果将中国的自行车行业进行排序,珠三角、长三角和天津都排在河古庙的前面。
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古庙人,姚志新家族在这里自行车行业刚刚起步时就已入局,他自有一套经营逻辑,“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问题,高端客户不来,低端客户使劲压价,导致这边的生产为了便宜而便宜,配件上每个细节不够完美。”
“我就是喜欢好的东西。”看着店内琳琅满目的山地车、公路车,那都是姚志新的宝贝,他眼里放光,莫名结巴起来,似乎有一种表达不出的复杂情绪。
姚志新说,不指望美利达和捷安特的代理生意能赚多少钱,只是希望镇上的企业主能够到这里看一看,什么是更好的自行车。有一回,镇上有人到店里参观,他高兴地念叨了很久。在自家厂子里,他希望能力范围内能做出相对高端一点的东西。
姚志新曾和大多数河古庙企业主一样,朴素地相信着薄利多销的线年,他在北京认识了一位自行车轮胎经销商,得知一条轮胎可以赚100块钱时,他惊呆了。河古庙的一些自行车配件,利润只有几块钱,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家乡的自行车企业利润率有多低。
此后,他开始代理美利达和捷安特,他想摸一摸中高端自行车的门道,也在琢磨在家乡如何能做出更好的自行车。从那时起,姚志新就希望河古庙也能有一个打响全国的高端自行车品牌,多年之后,他的这一愿望仍未实现,“高端要有人做,低端也要有人做对吧。”不经意间从嘴里蹦出的这句话,也是在宽慰他自己。
他不得不承认,这里缺乏中高端自行车发展的土壤,工人的操作习惯已经形成肌肉记忆,他们希望在相同的时间内能完成更多工作,至于其他问题,并不在考虑范围内。他曾试图教工人把工作做得精细一些,最后却并没收到很好成效。
作为劳动密集型工业区,河古庙不仅缺乏这一行业的高端人才,人们对所谓的中高端自行车接受度也低。教授工人失利后,姚志新把工厂交给外部的专业团队打理,他心里知道,要在河古庙打造一个中高端品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200多元人民币是健力车业出口童车的单价,杨小伟认为,河古庙的自行车和童车在往高质量、高口碑的方向发展,这两年,健力除了做自己的品牌,也一直在为知名品牌永久自行车做代加工。
杨小伟承认人才匮乏的问题。在健力车业的车间里,大部分本地工人只能从事重复的简单劳动,工厂的高级技工和管理人员,都是特地从外地请来。
回家乡五年后,姚志新的工厂仍处于默默无闻的境地。他依然怀揣一丝念想,希望未来国内的中高端自行车市场,能有河古庙一席之地。这个日头高悬的正午,一阵热风刮过,车店门口扬起滚滚尘埃,被问及创立的品牌名称时,姚志新不好意思地答道,“等以后做成了再告诉你。”